幼师教育随笔

时间:2025-07-31 17:32:36
幼师教育随笔通用15篇

幼师教育随笔通用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没少接触或者看到经典的随笔吧?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想要更多的了解随笔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师教育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师教育随笔1

在幼儿园工作过程中,各类小事繁不胜繁,但却都不能忽视。作为一名年轻的幼儿教师,自认为记忆力尚可,但也会在繁忙之余忘却一些注意的事项,特别到了中午,交接班时,上午班的教师忙于照顾尚未用完餐的及已用完餐在玩的幼儿,下午班的教师就开始忙于铺被准备午睡等事了,有些事一忙就忘了交代,由此也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小麻烦,年轻教师是如此,更别说年纪大一些的。

针动这一情况,除了反复提醒自己要记住的事外,我还将各种事情写在纸上,放在风琴上来提醒自己,但因为纸成平面状放置,有时还是与琴上一些其他的书件等混合,不够醒目,因此效果有提高但并不理想。怎样使自己非常自然地被提醒?经过思索和设计,我找了张吹塑纸,将它制成一个两面为三角形的

立柱体,再在三角形两端别上两枚回形针,提示纸条就夹在回形针上,由于是立柱体,不会同一些平面书件混淆,且色彩又与风琴对比较大,因此很能吸引人的视线,自然而然地就让人注意到该记住的事了,“***今天身体不好,要注意照顾。”“下午别忘了发家长通知。”“告诉***家长……。”一个小小的架子,不但帮助我记录了所有琐碎的小事,又提醒了我该做些什么,还为我们的交接班工作起到了好的作用,接班教师可以在一进教室或幼儿午睡后,静下心来细阅一日状况变化及应注意的事项。如果在立柱体上挖个小洞,还可以作为笔筒插笔呢!

得意洋洋之时,我为之取了个小小的名称“勿忘册”,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更多类似的小诀窍,使我以后的工作更为细致、完美。

幼师教育随笔2

无意间,我看到一部电视剧《你就是我的幸福》,这引起了我无尽的思索。幸福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每个人也有不同的感触。或许有钱就是幸福,可以买任何你想要的东西;或许有权就是幸福,可以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或许健康就是幸福,无病痛困扰;或许……幸福究竟是什么?是付出?是收获?其实幸福很简单,因旁人的快乐而快乐,视他人的幸福为幸福,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就我而言,我因幼师而幸福。

两年前,我还在为找工作而奔波,盲目地追逐着。面试过文员、收银员、统计员……可冥冥之中我却选择了幼师这个神圣而光荣的职业。这个职业让我肩负着巨大的责任,让我不停地忙碌着。如今的我,不谦虚地说已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幼师,在学校绽放人生的光彩,收获着为人师者的幸福。

选择做幼师,就意味着选择了付出,选择了奉献,但更是选择了快乐,选择了幸福。将近两年下来,和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黏在一起,引导他们如何做人,养成生活、学习的好习惯,带领他们学知识,的确是一种快乐和幸福。而孩子们对我的爱戴和拥护,也无时不给我带来乐趣。在我短暂的教学生涯中,我收获的却是灿烂的人生。

两年前我在这里没有任何根基,认识的人也是寥寥无几。可现在走在这条短短的街道上却能听见无数甜美的声音。他们微笑着叫着“老师”,邀请我去他们家里做客,我心里总是甜得像蜜一般。

这两年,我付出了很多,也收获满满。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给了我最大的喜悦;家长的信任给了我最大的欣慰;园领导的重视给了我最大的动力。我越发喜欢这一职业,在以后的漫漫长路里,我将不断地成长,它也将幸福着我的生活。

我是一名幼师,我很幸福。

幼师教育随笔3

有一女教师,在很多年之前,她的丈夫就在一场车祸中丧生了,而她一个人却培育了三个博士女儿。同时,她所教的很多学生也都成绩优异,让同事和朋友们都感到不可思议。

在一次采访中,她向记者透露了教学与教子的秘诀:不要指望别人都和你的见识一样!接着,她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十多年以前,她的小女儿正在上幼儿园。有一天,她看到了女儿的一张绘画作品。当时,她一下子就怔住了。孩子总是充满了想象,孩子的世界也应该是一个充满了想象的世界。可是,在她女儿的一幅名为《陪妈妈逛街》的画中,既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车水马龙,更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有的只是数不清的大人们的腿……

奇怪!她拿着女儿的画沉思了很久,终于解开了疑惑。原来,幼小的孩子只有几岁,身高只能达到大人的腰部,走在大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将孩子遮掩着,孩子除了能看到大人们的腿,还能看到什么呢?

女教师如梦初醒。是啊,孩子们上街看到的不是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而是大人们的腿,这是他们的身高决定的;学生对很多问题疑惑不解,这是由他们的年龄、智力和见识决定的;企业的员工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工资待遇和发展前途,而不是公司的整体运行和未来发展,这是由他们所处的位置和环境决定的……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和大人有相同的视角来看待社会;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和老师一样有相同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并不是每个员工都能和总裁一样站在公司的全局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

女教师说,不要埋怨别人无知,不要指望别人和你站在同样的高度。其实,一个人所处的高度,决定了他的见识。与其埋怨别人,不如用一种亲近的态度和平和的心态,去和别人交流、沟通、兼融……这样,你就可以做一个好家长、好教师、好经理,甚至是好总统。

善待别人的“高度”,不要指望别人和你的见识一样。善待别人的“高度”,不要总以为自己是对的。世上本没有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也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常常用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求同存异。教子、教学、为人处世、管理一方,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幼师教育随笔4

去年秋天我接了小班,小班宝宝年龄小,胆子也小,语言表达能力差,在集体生活中,遇到问题有时不能正确用语言表达或者因为胆小不善于表达,只有借助表情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不满、需求或愿望。这就需要老师细心观察,及时提供帮助。

我们班上有个叫慧慧的小朋友,在我让小朋友上厕所、洗手准备吃饭的时候,她只是洗好手就离开了,问她要不要小便,她说不要,我以为她是上课前解过了,现在还没有,毕竟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也不再问了。饭吃好了准备睡觉,在帮慧慧脱裤子时,发现她的裤子湿了,可能还有一点余温,说明时间不长,可能就是吃饭的时候,不敢说,才尿在裤子里的。这时慧慧轻声的啜泣起来,我赶忙安慰她:“没关系的,老师帮你换了就行了,下次要解小便,要喊老师,不能尿在裤子里,好吗?”她轻轻的点了点头。

第二天,我照常让她上厕所,但慧慧还是说不要,我怕她像昨天那样,就多多留意了她,饭吃到一半时,我发现慧慧在小椅子上扭来扭去,根据多年的经验,我估计慧慧是尿急了,可是又不敢说,我赶忙跑过去问她是不是要解小便,她满含泪水的点点头,我又赶忙抱起她跑向 ……此处隐藏6012个字……前,抱起他说:“看,帆帆不哭了,老师就喜欢你了。”帆帆开心地笑了。

有时候教师的一味劝阻往往会加深孩子的反抗情绪,使孩子一直处于哭泣的状态不能自拔。对孩子要适当的冷一冷,也可以让孩子焦虑的心情得到适当的缓解。

幼师教育随笔14

“众星捧月”不知为什么我忽然就想到了这样一个词,可能因为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就像星星一样围绕在孩子身边守护着他们独一无二的小宝贝。在幼儿园里,众多的孩子同样是“月”,老师是接力孩子离开家人的“编外星星”: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家长像亲人一样沟通解决孩子身上的问题。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对家园沟通、合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记得那天下午到了接孩子的时间,杨砚雯的妈妈一脸严肃地把我叫到一边,随着脚步的移动我的心一点一点往下沉,因为凭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知道肯定又发生了作为教师不想看到的一幕。在杨砚雯的妈妈的讲述下我还原了早晨来园时发生的那一幕:早上杨砚雯和妈妈一起,兴高采烈地来到幼儿园,因为今天她要送一支花给老师,所以她格外兴奋。到教室门口时,遇到了好朋友邹晓萌,她就骄傲地向邹晓萌“显摆”了一下,意思是我要把花送给老师,而你什么都没有。邹晓萌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小女孩,平常话不多,一不高兴就嘟着小嘴吧。这次,在杨砚雯的“挑衅”下,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她一口唾沫吐在杨砚雯脸上……随着事件被一步步还原,杨砚雯妈妈的情绪越来越激动,我明显看到她脸部肌肉因为生气而压抑不住地抽动着,虽然她笑着说:“我不知道我应不应该说,但是不说我心里又特别难受。孩子还小,我不能和一个孩子发火。但是家长在老师在,这个时候,甚至没有一个人出来说一下,邹晓萌你做得不对,这样不文明。老师在这个时候是不是应该出面适时教育一下孩子?为人师表是不是应该为孩子做个表率,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知道小张老师年纪小,平常也很细心,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我觉得老师是不是也有一定的责任?(因为那段时间优质课,我不在教师,小张老师在教室看孩子、收拾卫生,实习生小张老师在门口晨间接待。)

她一连串的发问,换位思考,我理解她作为一个母亲在孩子受委屈时的愤怒,我体谅她因为没有人为孩子伸张正义时的委屈,我同样庆幸她愿意把这件事情和我分享而不是憋在心里任委屈、窝囊、心疼、不满、气愤、埋怨甚至怨恨肆意发酵增长……

事后,我问起早上的事情,小张老师一脸迷茫:“吐唾沫?我没看见。当时正好晓晨在门口摔倒了,我就转身扶了一把,我回过头的时候,就看到雯雯妈妈在给她擦脸……”虽然表面看是一个巧合让事情发展偏离了轨道,但事实上应该是家园合作出现了裂痕。第一时间家长看到的是孩子在受委屈的一瞬间,老师没有为孩子伸张正义,这件事情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我们以后的家长工作就会很被动,这也提醒我们孩子入园后的任何一个小细节都不能放松:

细节决定成败,面对一日生活中的“小事”,教师要学会放大细节,以把握沟通中的主动权。

一、“放大镜”策略

1、留心一天中发生的小事。如,身体不适的幼儿进餐、午睡如何,自控力差的幼儿是否有进步,内向的幼儿情绪怎样等等。对于这些细节的观察,在晨间及晚上接待时跟家长个别交流,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细致。

2、观察家长的情绪变化。捕捉家长对孩子、对老师在表情、言语方面的异常情况,主动询问,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热情、细致,从而愿意敞开心扉和老师进行心贴心的交流。

3、牢记家长交代的事情。努力做好并及时反馈。家长有时会有一些特殊的关照,也许只是让孩子“多喝水”、“少运动”、“添加衣服”之类的小事,但完成和反馈的情况却是家长判断教师是否认真负责、是否尊重自己的直接依据。

二、“借助外力”政策

沟通无效时,我们可以静下心来反思一下,改变一下思路,尝试借助其他力量和策略。

1、尽量避开态度强硬、性格固执的家长。主动找孩子家庭中比较开明的家长沟通,家园沟通既要因人而异又要注意对象选择。

2、借助外力,化解矛盾。家园沟通中,我们要善于利用周边资源。比如同事资源——让老教师出面做工作,用理念和经验引领家长;朋友资源——找和家长信赖、亲近的朋友帮忙沟通,用情义打动家长;网络资源——在网站上传一些有关怎样教育孩子的文章或者和有经验的家长交流心得,用行动感动家长。

总之,家长和老师的沟通,主要靠我们教师的努力。对待孩子绝对不能存在丝毫侥幸心理,永远记住关爱孩子无小事。我想,只要我们用心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就会享受成功,成为家长心目中合格的“编外星星”!

幼师教育随笔15

一直以来,我喜欢带孩子们做游戏,一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就是角色游戏。一听到我说:“我们现在玩角色游戏”一个个兴奋的大喊“哇塞”,非常高兴;二是:我发现角色游戏的“力量”真是大,他可以不费多大的力气把平时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喜欢独自玩耍的小朋友吸引到大家中间来,他可以把性格十分内向,平时不爱说话的孩子变成一个“小喇叭”。

我用四十张白纸,叠成了四十架纸飞机,发给我班上的每一个孩子,带着他们排着长长的队伍,“飞机要起飞了”,孩子们欢呼着,“飞机如何飞起来呢?我来给大家讲一讲,飞机是迎风起飞和降落的,飞机起飞时,它所获得的升力和气流速度有关系。如果是迎风起飞,气流速度就是滑跑速度和风速的总和,此时,所产生的升力就比较大,于是借助风的阻力来减少飞机的速度。,所以同样滑跑较短的距离,飞机就可以着陆了,而且迎风起落时,飞时不容易受侧风的影响,会更加安全”。孩子们露出好奇的眼神望着我,我告诉他们,飞机带着人类飞上了的天空,是美国一个伟大的发明家莱特兄弟,1930年他们设计的“飞行者号”试飞获得了成功,就是人类的第一架实用飞机。它的结构是由方向舵控制踏板、控制杆、副翼、滑轮、驾驶舱、机身,升降舵、尾翼,还有起稳定作用的安定翼等组成。看着孩子们对飞机这么有兴趣,这么快乐,我也不由自主的叫起来“飞机起飞了!”孩子们高兴地举起自己的纸飞机在操场上跑着、跳着、叫着、欢呼着!飞机飞起来了,飞机飞起来了……看着孩子们欢呼、快乐的样子我欣慰地笑了。一个小纸飞机引发了孩子们的游戏兴趣和简单的游戏行为,我们一定要为孩子提供合适的玩具,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创造能安静的独自游戏,互不干扰、干扰较少的环境,便于孩子们大胆地操作,摆弄和模仿。

通过“小纸飞机”的游戏,我认为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游戏是幼儿园的自然“活动”,有兴趣的、活泼的运动,儿童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的会将他的全部精神拿出来,可以锻炼孩子们的筋骨,帮助消化,促进循环,最重要的是满足了孩子好动的特点,把游戏看作符合幼儿天性的自然活动,教育追逐自然,适应自然,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快乐的情绪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和幸福,忧愁的情绪还会给孩子带去苦闷和痛苦。因此,我们应当让幼儿游戏,让幼儿感受到游戏中的欢乐,同时感受到游戏中与同伴交流的快乐,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经验、常识、思想和健康。

从一个小纸飞机的游戏做起,我每次带着孩子们玩一次游戏,就累积了更多的经验,让孩子们在幼儿园中度过快乐的童年!

《幼师教育随笔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