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的故事

时间:2025-08-01 07:52:37
达尔文的故事(14篇)

达尔文的故事(14篇)

  达尔文的故事 篇1

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奠基人,他的科研成果令世人瞩目。可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达尔文也干过一件鲜为人知的“蠢事”。

达尔文在他的日记中记叙了这么一件事情:19世纪中叶,他曾周游世界。一次,他来到了非洲的一个原始部落,那里的人们没有衣服穿,住的是山洞,吃的是野果禽兽,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达尔文在那里住了几天,惊奇地发现了一些“新情况”:他们将老年妇女赶进深山老林,让她们自然饿死;在没有食物的时节,则将刚出生的婴儿或小孩分而食之。达尔文“看”不懂,就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部落首领通过当地的“翻译”告诉达尔文:“妇女的任务就是生孩子,生下的孩子有两种用途:一是留下来延续种族的生命,二是供我们缺食的时候当粮食。妇女老了,不能生育了,留她有什么用?在闹饥荒没食物的时候,我们只有吃小孩,不吃小孩我们吃什么呢?”

达尔文痛苦地摇摇头,这里的人太残忍了!我要改变这种原始部落不尊老、不爱幼的历史局面。于是,他通过翻译,用高价买下了一个当地的男婴,将这婴儿带回了英国,他要用现代都市的教育方式,使这个非洲血统的小孩变成一个“现代文明人”,然后,用这位“文明人”去改变他老家那种“弃老食幼”的原始现状。

十六年后,这个非洲孩子长成了“文明青年”,达尔文通过熟人,把他送回了他的家乡。

一年后,达尔文旧地重游,想去看看那个非洲原始部落,在自己委派的“现代文明青年”的领导下,是不是有了质的变化。可是,达尔文到处都找不到那个自己精心培养的非洲青年。最后,他问部落首领,那人是否来了这里?首领回答:“来了。”达尔文又问:“他人呢?”“我们把他吃了!”达尔文大惊:“那么好的人,为什么吃了?”“他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做,我们留下他有什么用?”

到家后,达尔文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一个人的愿望和他所希望得到的结果并不成正比。一个种族遗留下来的疑难问题,决不是依靠一个或几个‘文明人’就可以解决的,从野蛮进化到文明,这其中是一个痛苦而又漫长的过程,欲速则不达。”

人类的进化是这样,推而广之,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

  达尔文的故事 篇2

达尔文近亲结婚,因为所遭遇的不幸,可以说是近亲结婚的一个典型受害者,很多人应该都知道,达尔文一生共有10个孩子,可是其中3个是夭折了,还有3个是不能生育,可以说是非常惨的,但是,他也因为深爱着自己的妻子,而没有把近亲结婚的危害告诉她。

达尔文图片

很多人会问,达尔文作为进化论的提出者,他难道不知道近亲结婚的危害性吗?其实,早在那个时候,19世纪,达尔文本人也没有超越遗传的摆布,那个时候,自然科学才刚刚起步阶段,神和基督教的统治是非常严格的,他虽然提出了著名的进化论,也因此对生物科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是他的家族,终究是没有摆脱被近亲结婚所危害的命运。

29岁的时候,达尔文和她的表姐爱玛走进了婚姻,当时的他们是非常恩爱的,而且他们的婚姻也是受到羡慕的,因为爱玛非常能干,把家里打理的很好,但是随后,当达尔文最爱的长女安妮在10岁的时候就因为染病而去世的时候,达尔文非常痛苦,却也没有任何办法,他是非常恐惧的。

其实现在,关于近亲结婚的危害已经是人人都知的了,达尔文近亲结婚,其实是因为基因的作用才导致了最后的悲剧的,而那些基因相近的亲属生下来的孩子,总归是身体抵抗力比较弱的,所以他们极易受到各种感染,从而导致厄运。

  达尔文的故事 篇3

达尔文小时候的故事

达尔文小时候的故事,现在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着。一达尔文小时候,因为总是爱问问题,什么问题都要问到底,最后学校终于忍无可忍,就把他给开除了,开除的理由是问题儿童。当然,还有一些达尔文跟自己的妈妈之间的故事.

据说达尔文小的时候,有一次跟妈妈在花园里给植物培土,这个时候,好奇的达尔文又开始问问题了,问自己的妈妈泥土里能不能长出小狗来,妈妈哭笑不得,后来又问世界上最早的那个妈妈是谁生的,母亲告诉他是上帝,然后他又问上帝是谁生的,这个时候妈妈已经回答不出来了,可以说,从小的时候,达尔文就已经对生物和自然充满了好奇和疑惑。

上学后,达尔文小时候的故事更加丰富了起来,他经常会在森林中观察小鸟的动作,并且还喜欢思考,观察树木,观察鱼,真是一个天真的孩子,有一次,达尔文在快要落下的树皮上发现一个虫子在动,他赶紧把树皮给拨开了,看到两只奇怪的甲虫,赶紧抓到手心里观察,一点也不害怕。后来竟然还惹得那个甲虫放出了毒汁,把他的舌头给蜇伤了。

这样的事情在达尔文身上还有很多很多,达尔文小时候的故事说起来真是难以想象,而就是这样一位对生命充满好奇的孩子,才能从各种奇怪的事物中发现各种现象,以至于后来发现了伟大的进化论。

达尔文近亲结婚

达尔文近亲结婚,因为所遭遇的不幸,可以说是近亲结婚的一个典型受害者,很多人应该都知道,达尔文一生共有10个孩子,可是其中3个是夭折了,还有3个是不能生育,可以说是非常惨的,但是,他也因为深爱着自己的妻子,而没有把近亲结婚的危害告诉她。

很多人会问,达尔文作为进化论的提出者,他难道不知道近亲结婚的危害性吗?其实,早在那个时候,xx世纪,达尔文本人也没有超越遗传的摆布,那个时候,自然科学才刚刚起步阶段,神和基督教的统治是非常严格的,他虽然提出了著名的进化论,也因此对生物科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是他的家族,终究是没有摆脱被近亲结婚所危害的命运。

29岁的时候,达尔文和她的表姐爱玛走进了婚姻,当时的他们是非常恩爱的,而且他们的婚姻也是受到羡慕的,因为爱玛非常能干,把家里打理的很好,但是随后,当达尔文最爱的长女安妮在10岁的时候就因为染病而去世的时候,达尔文非常痛苦,却也没有任何办法,他是非常恐惧的。

其实现在,关于近亲结婚的危害已经是人人都知的了,达尔文近亲结婚,其实是因为基因的作用才导致了最后的悲剧的,而那些基因相近的亲属生下来的孩子,总归是身体抵抗力比较弱的,所以他们极易受到各种感染,从而导致厄运。

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

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对于这一实验来说,达尔文可以说做了伟大的探究,并且还研究出光照对于植物的胚芽生长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影响,那么,这一实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它能够证明什么呢?

首先来看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到底是研究出了什么。一个方面是植物的胚芽如果受到的是单侧光的照射,那么,植物是朝向光源那侧生长的;一个是说当切掉植物胚芽的头端时,也就是说胚芽不再生长了,这个时候它就不会发生前面那样的向着光线弯着生长的情况;第三个现象是如果把植物的胚芽的头端用一个小帽罩起来的话,这个时候的胚芽会直立着生长;第四个是如果一侧的光只照射植物胚芽的头端的话,那么这一胚芽仍然是向光源的方向生长的 ……此处隐藏8336个字……精心整理花草的父亲眼前说,“爸爸,我想让花是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

父亲刮了他一下鼻子:“幻想家,你这幻想当然很不错,可是大自然有一定的规律,花怎么能随便改变颜色呢?”

小达尔文认真他说:“我已经想好了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办法,我非要变出一朵红色的报春花不可!真的!”

父亲随口说:“好好,你去变吧,变出来的话,将是我们英国第一朵红色的报春花,这真是太美啦!”

第二天,父亲又在花园里整理花草的时候,小达尔文来了,手里果真捧着一束红色的报春花。

“咦,你怎么真能变出红色的报春花呢?”

小达尔文笑嘻嘻地说:“其实这还是您教我的呢--您说过:花每时每刻都在用根吸水,把水传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去,我就想,让它喝些红色的水,传到白色的花朵上,那么花就会透出红颜色来。昨天我就折了一束白色的报春花,插到红墨水瓶里。今天它就真的变得红艳艳的了!”

父亲惊讶地看了一眼喜欢研究的儿子,兴奋地举起那束报春花叫道:“今天,我们花园里又多了一种新的报春花,我们英国又多了一种红色的报春花!”

后来呀,英国多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的全名叫查理·罗勃·达尔文(1809-1882年)。

  达尔文的故事 篇14

18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一位大学生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

这位大学生马上左右开弓抓在手里,兴奋地观看起来。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大学生措手不及,迅即把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看着这些奇怪的甲虫,大学生真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意地欣赏手中的甲虫,早把嘴里的哪只给忘记了。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这大学生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他这才想起口中的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里。

然后,不顾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市内的剑桥大学走去。这个大学生就是查理·达尔文。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首先发现的这种甲虫,就把它命为“达尔文”。

1809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在英国的施鲁斯伯里。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但达尔文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进到医学院后,他仍然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怒之下,于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达尔文对神学院的神创论等谬说十分厌烦,他仍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听自然科学讲座,自学大量的自然科学书籍。热心于收集甲虫等动植物标本,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他放弃了待遇丰厚的牧师职业,依然热衷于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这年12月,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的环球考察,达尔文经人推荐,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自费搭船,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苦的环球考察活动。达尔文每到一地总要进行认真的考察研究,采访当地的居民,有时请他们当向导,爬山涉水,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挖掘生物化石,发现了许多没有记载的新物种。他白天收集谷类岩石标本、动物化石,晚上又忙着记录收集经过。

1832年1月,“贝格尔”号停泊在大西洋中佛得角群岛的圣地亚哥岛。水兵们都去考察海水的流向。达尔文和他的助手背起背包,拿着地质锤,爬到山上去收集岩石标本。一路上,达尔文把各式各样的石头敲下来放进背包,有黑色的、白色的,还有夹着一束花纹的。一会儿,背包便放满各种各样的石头,背包带深深地勒进达尔文的肉里,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浸透了。“达尔文先生,这些乱七八糟的石头,到底有什么用?”看着吃力向前爬行的达尔文,助手不解地问。“你看,石头是有层次的,每层石头里有着不同的贝壳和海生动物的遗骨,它能告诉我们不同年代的生物!”达尔文喘着粗气说道。助手总算明白了一些,赶忙从达尔文身上接过背包,背在自己的肩上。在考察过程中,达尔文根据物种的变化,整日思考着一个问题:自然界的奇花异树,人类万物究意是怎么产生的?他们为什么会千变万化?彼此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在脑海里越来越深刻,逐渐使他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产生了怀疑。

1832年2月底,“贝格尔”号到达巴西,达尔文上岸考察,向船长提出要攀登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舰长吃了一惊,急忙说道:“这山又高又长,您怎么走得过去?”“我就是要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达尔文坚定地说道。舰长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的要求,为了安全起见,又派了向导和骡马一同前往。当他们扑到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时,达尔文意外地在山顶上发现了贝壳化石。达尔文非常吃惊,他心中想到:“海底的贝壳怎么会跑到高山上了呢?”经过反复思索,他终于明白了地壳升降的道理。心中异常激动地说道:“看来,这条高大的山脉地带,在亿万年前,原来是一片大海洋啊!”达尔文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带领大家一直往上爬去。到了安第斯山的最高峰,达尔文忽觉心胸开朗了许多。他俯瞰山下,突然发现山脉的两边,植物的种类并不相同。再仔细一看,即使同一种类,样子也相差很远。它们为什么会有明显的差别呢?达尔文脑海中一阵翻腾,对自己的猜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客观条件的不同而相应变异!”

后来,达尔文又随船横渡太平洋,经过澳大利亚,越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836年10月回到英国。在历时五年的环球考察中,达尔文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回国之后,他一面整理这些资料,一面又深入实践,同时,查阅大量书籍,为他的生物进化理论寻找根据。

1842年,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而写成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终于出版了。在这部书里,达尔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说明物种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物种起源》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代表作,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

《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它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反动教会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们群起攻之,诬蔑达尔文的学说“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

与此相反,以赫胥黎为代表的进步学者,积极宣传和捍卫达尔文主义。指出:进化论轰开了人们的思想禁锢,启发和教育人们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紧接着,达尔文又开始他的第二部巨著《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的写作,以不可争辩的事实和严谨的科学论断,进一步阐述他的进化论观点,提出物种的变异和遗传、生物的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重要论点,并很快出版这部巨著。晚年的达尔文,尽管体弱多病,但他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坚持进行科学研究和写作,连续出版了《人类的由来》等很多著作。

1882年4月19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因病逝世,人们把他的遗体安葬在牛顿的墓旁,以表达对这位科学家的敬仰。

《达尔文的故事(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