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

时间:2025-10-27 23:20:38
关于生活随笔(精选15篇)

关于生活随笔(精选15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通常作者通过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的一种文体。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生活随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生活随笔1

文/兰福临

午夜,一个人静静的坐在电脑旁敲打着键盘。思绪像断了线的水珠子滴答滴答响在零点的钟声里,蓦然回想着从前种种,心中有种莫名的忧伤。本该是熟睡在梦乡的时刻,此刻的我却分外的清醒,抬头望向布满光线的灯盏,恍然间思索着前行的路。一直有朋友说,且进且行。我不想像他那样,明日复明日过着索然无味的生活。或许在我的骨子里深藏着一个理想的生活梦境,只是现实的种种让我触及不到那遥不可及的梦。偶尔在零点的钟声里回味着,氤氲在骨子里的甜蜜。

接到团委的通知说要改版团刊,瞬间的欣喜过后换来了满脸的忧伤。做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校刊,那是我由来已久的梦想,我曾试想着捧着自己做的刊物美美的阅读着。也不枉我在校媒界待了两年,在与其他高校的交流中甚是羡慕他们拥有自己的刊物,除了惋惜外我别无他法。应该来说,我应该高兴才是,可我怎么也高心不起来。

平日里,我不是一个刻薄挑剔的人。我也不能容忍别人拿我的善良来欺骗我,对我信任的人言更是如此。可是那一日,我真有一种发火的冲动。不是因为我郁闷,我只是觉得自己的善良被别人一再利用后还乐此不倦地工作着,想的是怎样把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做好。对别人而言,好像我就是一个傻子一样,帮着别人欺骗自己。有人问我:你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坦言之,我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做,更多的只是为了对得起那份责任与道义。对于流言蜚语听多了也就习惯了,索性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总有些人恬不知耻的做着同样一件事还把别人当傻瓜,难道别人就真的那么傻吗?

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别人的,也不惮以最坏的想法去迎合别人。我不习惯那样做,更确切说我讨厌那样做。在我看来,人在本质将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所以也就没有必要把别人想的那么傻,想着去算计别人。更或许别人是智者,大智若愚。俗话说:吃亏是福。更多的历练是造就成功的试金石,只有经了芸芸众生的平凡之后,才有尊享天鹅的高贵。

偶一日,和高中时的兄弟聚在一起闲聊时才发现原来曾经无话不说的朋友,竟然抵不过时间的消融,涤荡在了春风细雨中。在送别朋友后,独自走在阴暗的松林间,欣赏着一轮孤月。异乡飘泊的人此时分外凄凉,低头寻思着故乡的味道,久久不愿挪开。

不知不觉中,大学过了许久。望着厚厚的教科书,整齐地尘封在书桌上,一排一排煞是壮观。用一句话来总结大学,书发了,一本本摞起来,直到最后一本时,才发现大学快要过完了。至于其间的过程,谁也没在意。

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走进了自考的最后一场考试里,按部就班的抄着小抄上的答案,快写完时心中甚是窃喜。忽然老师走过来猛不丁的说了一句:“还是自己做两道题吧!”犹如晴天霹雳,久久敲击着自己的灵魂,是啊!每到考试时,在群里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有小抄没?作为学生,这是极不称职的。但是,但这种教育风气下,想改变这种现状一时间还很难。

正当集中精力做着策划时,有一朋友问:在哪儿可以弄到本科文凭。一时间甚是无语,不禁反问自己:学历真的那么重要吗?答案可想而知,当就业的门槛抬高时,学历就成了唯一通行证。这不免也太悲哀了吧,一时间各种名牌大学的学历纷至沓来。不禁想问真正货真价实的学历又有几许呢?

我曾想做一个自由人,不受世俗的干扰。置身红尘中,追逐著名与利,渐渐地感觉失去了自我。当一个社会善且如此后,即使再想改变也就很难了。过分的清高反而会被孤立,世俗的嘴脸更受亲睐。当黑被颠倒的时候,一切也就看似自然了。一介布衣书生,本不该想太多关于书本以外的事,传统看来好好学习就是天职了。现实也亦然如此,关于身外之事,看过、闻过也就风吹过了。

我始终不甘心就这样迷糊的过着,但日子渐渐消融,而我也在消融中苟且的过着。真不知道,当有一天别人问及的时候,我该怎样回答!

关于生活随笔2

什么是生活呢?我常常这样问我自己。

可能,生活,就是体谅和理解吧。把快乐装在心里,面对失败和挫折,仍然选择坚强。

我们的生活有太多的无奈,我们无法改变,也无力去改变,更糟的是,我们甚至失去了改变的想法。

回忆越甜,就越是伤人。

最容易想起,最难以忘记,最想要得到,最害怕失去,最初的陪伴,最后的需要,最远的距离,最近的心跳。

闭上双眼最挂念谁,睁开双眼身边又是谁。

忘记那个人,不如忘记自己,告诉自己,不是怕她忘记,而是怕她有一天会重新把自己想起。岁月带走的是记忆,但回忆会越来越清晰。真的有一天,她重新回过头和我说,她一直还在惦记你,你一定不要相信,因为这时,她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那个她了,而你,也不再是曾经的那个你了。

每当风吹起我的头发,总会让我想起你带给我的甜蜜。

我放下了尊严,放下了个性,放下了固执,都是因为放不下你。

有些话听过,要用一生去明白:有些事懂得,却要经历过才肯相信。

我知道,忘记是一件轻松的事,只要不记着,不想着,不看着,就忘记了,就像烟火后的天空。

没有经历过爱情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爱情是不深刻的,爱情使人生更丰富,痛苦使人生更完整

我们,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以彼此为不可替代,我们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那样的开心快乐,天真烂漫。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不完美,想得到些什么就不得不失去些什么。

有些失去是注定的,有些缘分是永远不会有结果的,爱一个人不一定会拥有,拥有一个人,就一定要好好的去对待

如果不幸福,如果不快乐,那就放手吧:如果舍不得,如果放不下,那就痛苦吧。

与其讨好别人,不如武装自己:与其逃避现实,不如笑对人生。

关于生活随笔3

不知不觉间来到这个学校已经一年了。时光流转,一年间尝遍了酸甜苦辣。成功时的喜悦,失败时的痛苦,或许都在悄然间慢慢改变自我。我心中的大学与我当初初踏校门时的感觉有着那么多不一样的地方。一年的学习,一年的生活让我渐渐爱上了这座城市,爱上了这所校园,爱上了这所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四川音乐学院,我人生又一奋斗的起点。

我的大学,没有北大清华的名气,没有武大苏州大学的美丽。但是她却有她自己的魅力。这里的学生让这个学校变得那么的与众不同,那么神圣。尽管自己生活在、学习在、成长在一所艺术院校里,或许我们在这里很少见到同学们拿着自己的笔记整天埋头苦读,也见不到他们为了四级的英语考试而眉头紧锁。可是在属于他们的艺术领域,永远走在学术的前沿。毕竟,人各有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一年前的一幕依旧记忆如新。 ……此处隐藏12219个字……>只是你开始相信:你值得买点贵的。

你不再只是以便宜作为考量人生的标准,你的人生开始有更高的目标。

更重要的是,你敢于要求自己活得不一样了,你不再觉得自己配不起更好的人生了。

和人交往也是一样,以前她不敢和那些优秀的人深交,因为她害怕别人看出她的缺点,她配不上那样的朋友。

可现在,她觉得,优秀,就像那个贵的东西一样,只要心存理想,不断努力,就有交集。

那些喜欢的人,我们可能买不下来,但是东西看到喜欢的,我们还是可以买下来让它们属于自己。

3、让日子越过越好的能力。

有句话说的对,当一个男人对你付出的越多,就越舍不得你,这是合乎人性的,就像你在赌桌上放了那么多筹码,自然很难去放弃它们。

用尽全力得到的珍贵的东西,你一定不想失去,相反,那些廉价品总是在不经意间被抛弃。

亲爱的,那么多东西你还是选了最贵的,因为廉价的反而会浪费,最贵的是因为你值得。

有的时候人和物品是一样的,买贵的不代表挥霍。

只不过是因为他认为你值得,你认为你值得。

什么时候你的生活会开始变好的呢,我的一个朋友露露说,她是从遇到一个对她舍得的男朋友、从她学会买贵东西开始的。

她们已经分开,但是她的柜子里还躺着他送的名牌包包。她的首饰盒里,还有他送的钻石和翡翠。

她说,也许他不是她这一生最爱的人。但是,她会永远对他心存感激。

我问露露,是因为他对你多金大方吗?

她说,不。他们相遇的时候,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不敢买贵的东西,总是买一堆打折的东西和廉价的饰品。

她永远记得,那一天他接她下班的时候,很认真的对她说:

远远的,你走过来,我觉得你身上的这些东西都配不上你的美好,不要再穿了。

他赠她香奈儿,他赠她珠宝,但更重要的是,她被那句话震到,然后,她的人生从此改变。

再去逛商场,她再也不会被打折促销吸引了,投入到拥挤的抢购人群中,也再也不会把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事情,她会直接去买那个最想买的东西,即使它很贵。

她说,这是她人生中最神奇的一个改变。她的人生,从此不一样了。因为她更了解自己了。

当你自己不对自己敷衍的时候,别人自然不敢对你敷衍。

当露露回头来看她过往的同学和好朋友,她真的觉得可惜。

当年她不是她们当中最美的人,可现在,她是活得最美的那个。而当年那个满足于找一个饭票的姑娘班花青青,早早嫁了个公务员,早早生了孩子。

五年前,她是她们当中最能买的一个,衣柜里堆满了衣服,可到了第二年,这些衣服就统统不能穿了,因为那些廉价的货品,洗几次之后就变形、起球。

每一年,她都在不停的买,却并没有过上更好的人生。于是,她抱怨老公薪水不涨,她抱怨婆婆太抠门,她后悔不该太早放弃自己。

露露说,我只是越来越懂得一件事:

人要么过的越来越好,要么过的越来越坏。

她们只是不知道,自以为省钱、省力的生活模式,却恰恰让她们把日子过的越来越坏。

所以,当年那个男朋友,真的不只是教会了她买贵的,而是教会了她把日子过的越来越好的能力。

以前她根本不会去奢望那些贵的东西,如今,她会努力赚钱,直到有一天,她把它买回来。

她说,那种感觉,真是好极了,是你买一百样便宜货塞在柜子里,也得不到的满足和证明。

关于生活随笔13

星期日中午,我吃完午饭,坐在沙发上,正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突然,“叮铃铃”妈妈的手机响了,把我吓了一跳,妈妈连忙拿起了电话,原来是少年宫合唱团的刘老师通知我下午参加小歌手选拔赛,我激动得一蹦三尺高。

吃过午饭,我匆匆忙忙地来到了少年宫,走进教室,看见有几位高手已经在等候了。我坐到了自已的座位上,过了一会儿,南京艺术团的老师走进了教室,我心里想:一定要珍惜这次机会,唱得好一点,争取被选上。教室里的人都到齐了,大家就一个接着一个来唱,他们唱得很好听,像百灵鸟的歌声一样婉转、动听。一会儿,就轮到我了,我落落大方走上了台,唱了《春天的孩子》,唱到最后,我紧张地唱不出来了,这时刘老师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充满信心地唱完了歌曲。

选拔赛结束了,我走出教室,还回味着刚才紧张的时刻。心想:唱不好,没关系,下次还有很多机会呢。

关于生活随笔14

老舍大家应该都知道,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在写作时有规矩,他每天只写两千字,不多也不少,一旦两千字写到了,就不再写了,其余时间都在思考。他说:“由于思索的时间长,由笔尖滴下来的都是血和泪。”

我们班谢老师要求我们一天一篇随笔,为了写出一篇好随笔,我们可能煞费苦心。每当我坐在课桌面前,打开随笔,今天的事就要在我脑海里快速的想一遍,然后放大一件事的某个细节,最后想一下作文该怎么写,想好之后,就可以开始写了。

老舍写作外的思考和我在写随笔前的思考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提炼的行为。如果老舍写作时不思考,稀里糊涂,没有目标的写,那他虽然写了七八千字文章,却又没两千字的文章好,而我们呢?就记一天当中发生了什么事,“我几点起床,早饭吃了什么,几点去上学……”这样的文章,长篇大论,索然无味,谁会喜欢去读呢?相反,经过了思考,提炼之后的文章,虽然没有那样写的长,但却包涵了许多,让人可以读明白,读懂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随笔,是要反思,还是要干些其它什么。

但我们思考、提炼的时间别太长,我们不像老舍,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思考、提炼。我们的时间十分宝贵,一般情况下,我的思考时间是十分钟。

这就是我从老舍的写作方法里所明白,也希望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到我。

关于生活随笔15

最近几年,走过了不少地方。最多的还是乡村,城市是非常少涉足的,我也没有在繁华卖场穿行的余钱和爱好,那里也太闹。

上大学后,随着学习的深入,开始有意无意的探寻文人笔下的乡土中国。到过山海关古城外长城脚下的村落,到过海滨的“导游村”,在青龙深处的双山子教过学,领略过凤凰山碾子沟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当然在我现在所在地方的周围也留下过足迹。自然风物自然美不可言,而村居乡情更是可爱。在我所到过的地方,都逃不过一个情字。婚丧嫁娶,春种秋收,每家每户都会遇到,也最能体现情字,有家娶亲,来喝喜酒的会有大半个村子,即便不去喝酒,也会把礼钱捎到;没了人,即便是大年初一,也会找到上杠的;没听说过有人家会因为人手不够而把庄稼烂在地里的;只要时令到了,田地里的农活是会按时干的。当然这些本非常正常,农村相对而言比较封闭,同族聚居,相隔不会太远,守望相助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可就算关系比较远的,也是有求必应。而这些的背后,正是流淌在乡民血液中的符号,我不曾在城市久住,不能横向的对比,足迹所到之处也只是共和国版图上的星星点点,只好将我眼中有代表性的村居生活笼统介绍。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做一个行者,记录万里河山的大好风物,记录亿万生民的喜怒哀乐,偶尔有幸有文字传之久远,那应该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了吧!

《关于生活随笔(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