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公开课教案

时间:2025-08-21 04:00:35
幼儿公开课教案集锦15篇

幼儿公开课教案集锦15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公开课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公开课教案1

认识交通标示-安全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并了解一些常见的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的作用。

2.知道出行要按交通标志行走,要服从交警指挥,有初步的交通安全意识。

3.学习收集整理材料的方法,通过交流分享主动获取新知识。

活动准备:

课件(各种交通标志)活动过程:

一、讲述交通事故案例,导入教师讲述交通事故:问你觉得为什么会发生车祸的呢?(幼儿交流讨论可能发生车祸的原因。)师:发生车祸太可怕了。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交通管理部门设计了很多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提醒大家要注意交通安全。

二、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信号1.分组交流。

师:老师搜集了许多交通标志,现在请你们来看看这些标志,你在哪里看到过没有?表示什么意思?

2.集体分享。

师:小朋友介绍的交通标志到底对不对呢? 我们一起来查一查师:小朋友说得都很好,看来小朋友已经认识不少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了,现在我再向你们介绍一下:交通标志一般分为几大类,常见的有指示标志、警示标志和警告标志,蓝底白线为指示标志3.认识标志。

师:现在我想考考小朋友。看,我带来了一个交通标线,有没有小朋友认识?你在哪里见过这标线?

师:(出示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指示标志)谁认识这个标志?说说是什么意思。

师:小朋友来上幼儿园,爸爸妈妈用电瓶车送你应该在哪里开?

师:你们说得好。但现在很多电瓶车都开到机动车道上去了,这是非常危险的。小朋友要提醒爸爸妈妈遵守交通规则。

四、了解简单的交通指挥手势师:在十字路口,交通安全离不开信号灯和交通标志,但更离不开交警叔叔的指挥,当信号灯出现问题或路口出现交通堵塞时,尤其需要交警叔叔现场指挥。

师:小朋友们好!刚才你们认识了不少交通信号和标志,现在我来做一个动作,请你们猜一猜是什么意思。回答正确有奖品的哦!

师:想不想学一学?现在请小朋友起立,跟我学交通指挥动作好吗?

师:小朋友真聪明,大家不但自己要遵守交通规则,还要提醒身边的人遵守交通规则,做个义务宣传员,好吗?

幼儿公开课教案2

活动目标

1、了解春节过年风俗的由来,知道春节是中国人的节日。

2、体验过节的喜庆氛围。

3、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记录并介绍春节。

4、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5、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有关春节的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能够与同伴大胆交流,并用各种方法表达过春节时开心、热闹的情景。

活动准备

1、PP教具,鞭炮的声音,红包袋;

2、小长条红纸,大长条红纸和红色底板的字卡,糨糊。

活动过程:

活动一:了解春节

1、(听鞭炮的声音),这是什么声音?什么时候要放鞭炮?

2、(出示红包袋),这是什么?什么时候会拿红包?

3、你知道哪些春节的风俗?

4、今年你怎样过的春节?

活动二:春节歌谣:

1、孩子们展示带来的春节里各种喜庆用品,如:春联、中国结、福字等,

2、交流春节里兴、最难忘的事情;

活动三:装点教室:

利用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制作各种各样的灯笼,如:鱼灯、兔子灯、狗灯等,

活动四:交流庆祝方式:

春节里有形式多样的庆祝表演,舞龙舞狮就是非常典型的庆祝方式。孩子们用收集的纸盒和彩带等不同材料连接做成一条龙,然后由幼儿分别扮演龙头、龙身、龙尾,一个接着一个,在“金蛇狂舞”音乐的伴奏下,不断地改变舞龙的姿势,亲身感受春节热闹的气氛。

活动五:家园互动:

请家长参与我们的活动,和孩子一起收集春节用品、带来灯谜等,在无形中让家长懂得让孩子参与收集资料、材料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幼儿公开课教案3

活动目标

在认识了解家庭成员的基础上,使幼儿明白自己有一个快乐的家,激发幼儿爱家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幼儿全家福照片、多媒体电教器材、电脑课件动画录音机及音乐MIDI。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透过观看电脑动画课件,集中幼儿注意力,调动幼儿认识的情绪,为主题的出现做好准备。

2、请幼儿听歌曲《我家有几口》,透过动画中亮亮与幼儿的简短的谈话交流,引出主题。

二、基本部分

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幼儿介绍自己家的成员。(解决重点)。根据每个幼儿介绍的特点,围绕爱家的主题,进行随机教育。

2、教师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不仅仅明白自己有一个漂亮的妈妈,能干的爸爸,还明白全家人的名字。老师还发现小朋友都争着给大家说白己的家,都想把自己的家说给大家听,待会我们再之后说好吗

3、此刻老师想请小朋友看一段电视录像,大家看看电视里演的什么。

(解决难点)请幼儿观看本班小朋友家庭生活片段,师生边看边说,激发幼儿爱家的情感,体验家的快乐。

4、教师小结:这天许多小朋友们高兴地给大家讲了自己的家,还看了一些小朋友家里快乐生活的录像。老师看得出你们都有一个快乐、幸福的家,都很喜欢自己的家,期望小朋友今后更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爱自己的家,使每个小朋友的家都能完美幸福。小朋友愿意按教师的话去做吗?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朋友都唱《我家有几口》这首歌曲,让我们大家一齐高高兴兴地表演给客人看好不好。”

幼儿群众表演《我家有几口》,使幼儿在简单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本次活动。

幼儿公开课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受民族音乐欢快的旋律,用动作和乐器随乐表现制作三色饭的整个过程。

2、探索乐器与情境匹配的发声方法,并能合作演奏。

3、通过制作三色饭的过程体验劳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图片、槟榔鼓、竹铃、碰铃、PPT

经验准备:

知道做三色饭的流程并能随乐做动作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情境导入

今天有一群客人要来我家做客,他们想吃三色饭,可是我自己一个人忙不过 ……此处隐藏9675个字……此时,幼儿的自豪感不言而喻,在这时进行情感教育,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活动延伸

给幼儿园拾落叶、给活动室整理玩具柜。

三、活动评价:

1、环保教育在以前的活动中经常提及,孩子们也有一些零碎的经验。通过认识标志这一活动来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养成正确的环保行为,以前从未尝试过。幼儿的新鲜感很强,这对发展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很有益处。

2、在活动中,教师根据标志具有图案简单、一目了然的特性,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自由讨论,发表见解,使幼儿在获得相关知识的同时,环保行为也得到了发展。

3、整个活动过程各环节环环相扣,层次清楚,教育媒体运用恰当,教学效果较好。

四、资料附录:光盘(多媒体课件:huanbao)图片两张(①白兔市市容、②灰兔市市容)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认识生活垃圾(优质课)

目的:

1.知道垃圾的来源及处理方法。

2.激发保护环境的情感。

准备:

1.做好去公园的各项准备。

2.录像带、摄像机。

3.绘画用纸、笔。

4.小实验材料。

过程:

活动一

一、到公园寻找美

1.你们看,公园里美吗?请大家一起找找公园里的美,好吗?

2.幼儿自由活动,教师摄下公园美景及幼儿活动的情景。

3.幼儿集中坐在草地上,教师请他们说说:公园里的什么很美丽?为什么?

4.教师小结。

二、激发幼儿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1.在幼儿休息、吃点心时,教师有意识地拍摄幼儿随意丢瓜皮、果壳、包装盒的行为。

2.启发幼儿现场比较:吃点心前后,草地上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应该怎样做?

3.让幼儿戴上一次性手套,进行“突击清除垃圾活动”。

4.引导幼儿数一数公园里有几只垃圾箱,观察公园里的游人是否把瓜皮、果壳、包装盒自觉地丢到垃圾箱里。

5. 观察回园路上有没有瓜皮、果壳、路边有没有垃圾箱。

延伸活动:

参与家庭及幼儿园所在小区的环境整洁活动。

活动二

一、看录像谈话

1.播放自摄录像,请幼儿说说看到美丽的公园时的心情。

2.播放一组环境脏、乱、差的公共场所的录像,请幼儿说说看了这组录像心情如何。

二、了解垃圾的来源及处理方法

1.哪些地方会产生垃圾?(工厂、菜场、餐馆、宾馆、办公室、家庭、超市等等。)

2.讨论:垃圾最后都到哪里去了?

3.教师小结:垃圾被倒入垃圾桶后,由环卫工人收集起来运走。大部分会被埋到填埋场,但填埋场既占地方又不利于环境保护。有的垃圾会被送到焚化炉焚化,但这又会排出有害烟雾。

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对商品的外包装作一次调查,如数一数巧克力、玩具、蛋糕、电器等商品的外包装有几层,然后自己设计表格作一记录。懂得这些包装材料虽然是商品美观,但消耗了很多原材料,也产生了很多垃圾。

活动三

一、了解垃圾的回收利用

1.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因为他们是用大自然中的宝贵材料制成的。引导幼

分组讨论: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为什么?

2.边看垃圾分类、再生利用的录像,边听杰说:垃圾中可以再生利用物品大致可分四类。(1)金属。如可乐罐等回收后送往工厂,可以再生为各种金属物品;(2)纸张。利用旧报纸、包装盒、包装纸等做原料,可以制成各种餐巾纸、纸盒等;(3)玻璃。汽水瓶、酒瓶等玻璃瓶经过清洗、消毒后,可以重复使用;(4)塑料、香蕉。如酸奶瓶、废轮胎等经过加工可以制成其他塑料、橡胶制品。

二、 设计垃圾的分类标志

1.启发幼儿设计五个垃圾分类标志:金属、纸张、玻璃、塑料、不可再生利用的废品。

2.小结:回收利用废物可以节约能源。废物回收利用得越多,送往填埋的就越少.把可再生利用的废品送到回收中心,可以为减少污染出一份力。

三、实验:不会腐烂的垃圾

1.带领幼儿找几只塑料杯,装上潮湿的泥土。将塑料瓶盖、玻璃弹子、铁钉、糖纸、香蕉皮、土豆皮、树叶等分别放入塑料杯,一一贴上标签以示区别。

2.把塑料杯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几星期后倒出杯里的东西,看看哪些东西腐烂了,哪些东西根本没变。

3. 告诉幼儿:不要随地乱扔那些不会腐烂的废品。

延伸活动:

1.在活动区角提供有关垃圾污染、垃圾再生利用的图书资料。

2.准备几个大纸箱,分别贴上幼儿自己设计的标志,请大家尝试给垃圾分类,并送到废品回收中心。

3.与父母讨论: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由垃圾再生材料制成的?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祖国的标志

名称:

1.知道国旗、国徽、国歌等代表着我们的国家,是国家的标志。

2.对为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感到自豪,初步有民族自豪感。

准备:

1.国徽、国旗、长城的图片,国歌音乐。

2.活动前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向成人了解为国争光的先进人物事例。

3.事先录制好运动员比赛的精彩片断与领奖的情景或图片。

过程:

1.观看运动员比赛领奖录像,引发幼儿关注国旗、国歌的兴趣。

a.这是哪个国家的运动员?你怎么知道的?

b.领奖的时候,是哪个国家的运动员得到了冠军?你怎么知道的?你听见什么?看到什么?

2.知道国旗、国徽是祖国的标志。

a.为什么我国运动员在得了冠军之后,要奏中国国歌,升五星红旗呢?

b.国旗、国歌代表什么呢?

c.除了在运动员领奖时升国旗,奏国歌,你还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国旗,听到国歌?

3.拓展经验,感知多种代表国家的标志。

a.还有哪些东西也能代表祖国?你什么时候见过,在哪儿见过?(龙,长城,国徽,天安门……中国结,中国画)

4.激发幼儿做中国娃的自豪感,有为国争光的愿望。

a.当我们看到我们国家的运动员获得冠军,站在领奖台上升国旗,奏国歌时,心里感到怎样?

b.鼓励小朋友好好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建议:

1.可在餐前带领幼儿仔细认识国旗、国徽等,进一步理解它们的具体意义。(红色、五颗星等代表什么)

2.利用晨间谈话十分钟,开展“早间新闻”活动,为幼儿提供讲述新闻的机会,并在近期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注意收集“为国争光的人们”新闻报导。

3.开展授旗、升旗活动,鼓励幼儿争做光荣的小升旗手。

评价:

1.能运用已有经验,概括讲述自己知道的代表中国的标志。

2.尊敬国旗,有做小升旗手的积极愿望。

《幼儿公开课教案集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