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决定孩子命运的技能
决定孩子命运的技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家人的呵护,未来的好坏,取决于孩子现阶段的成长,解决问题是为孩子的发展扫清障碍,一起看看决定孩子命运的技能。希望对你有帮助。
决定孩子命运的技能1知识使人变得文雅,而交际能使人变得完善。——托·富勒
卡耐基认为“一个人的事业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剩余的80%都要归于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当中所追求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人生境界不谋而合。人生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是人际关系的丰富。愉快、烦恼、悲伤、爱与恨,都同样与他人的交往和关系息息相关。今天的青少年不但要把功课学好,父母还必须引导孩子逐渐掌握人际交往的能力,为他们的将来做准备。人际关系交往是孩子学习做人,从“自然人”转向“社会人”的一个重要的途径,良好的社会交往能扩大孩子的视野,使他从生活中学习一些书本上所没有而在实际生活中又确实需要的知识。
一、文明礼貌的教养
在楚楚很小的时候,她的爸爸妈妈就用一种积极、鼓励的态度让他更有礼貌。有一次,楚楚跟妈妈一起上街去买东西,在过马路的时候,楚楚看见一位行动不便的老爷爷,便主动上前去扶着爷爷走过马路。那位老爷爷十分感谢楚楚,夸他是个学雷锋的好孩子。走在后面的妈妈马上叫住了他,温柔地对他说:“楚楚,你注意了没有?旁边的叔叔都微笑地看着你,后边的阿姨向你投来赞许的目光,就连路边的那位小妹妹都向你竖起了大拇指呢!”小楚楚十分高兴地回答道:“助人为乐就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我以后会一直这样做的,每个人都应该这样做,是吧,妈妈?”
一个有教养的人身上必定有良好的文明礼仪;相反,在一个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即使勇敢也会成为粗暴,即使有渊博的学识也会成为迂腐和卖弄,机智就会成为谄媚,纯真也会成为粗鲁无知,总之,是一无是处、不受欢迎。而且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礼貌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粘合剂”和“润滑油”。如果你的孩子最终走向社会的时候,是一个举止粗俗、满嘴脏话的人,能受到人们的欢迎吗?毋庸置疑,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一个缺乏家教的人即使学识渊博、满腹经纶,也无什么前途可言。但是反过来的话,一个举止得体、待人彬彬有礼的人,必定深受人们的欢迎,人际交往对他来说并非难事,有利于他今后的发展。所以,父母们赶快抓紧时间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有教养的人吧。
(一)父母摆脱错误的教育理念
父母是孩子人生当中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思想观念和性格都对孩子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所以身为父母一定要先摆脱错误的教育理念,树立新的、正确的观念来教育孩子。
重视教养的重要性。有一些父母认为,现代社会讲个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礼仪没关系,只要学习好、有本事就行了。但是殊不知“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孩子若是养成了坏习惯,长大了再改就来不及了。
不要认为霸道是一种强势。当下,还有一些父母认为孩子太老实了不好,就是要霸道一些,才不受欺负。但是只要留心一下周围真正事业有成的人,有几个不懂文明礼仪?我们国家本来就是个礼仪之邦,而文明礼仪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人的文明礼仪要求就更高了。
(二)注重培养孩子的个人礼仪
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当中,注意从行为举止、谈吐、着装几个方面培养孩子注重自己的个人礼仪,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仪容仪表方面。原则就是整洁干净,脸、脖子、手都应洗得干干净净。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注意口腔卫生;经常洗澡,保证身体没有异味;衣着要干净、整洁、合体。
行为举止方面。目标就是“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主要从站、坐、行以及神态、动作提出要求,优美的站立姿态给人以挺拔、精神的感觉;身体直立、挺胸收腹、脚尖稍向外呈V字形。要避免无精打采、耸肩、塌腰。正式场合不能叉腰或双手交叉,坐姿要求端正挺直而不僵硬,两腿间距与肩同宽,双手自然放在膝或扶手上,这样就大方得体了,千万不能半躺半坐。走路要昂首挺胸,肩膀自然摆动,步速适中,防止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表情神态方面。最主要的就是表现出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面带自然微笑,千万不要出现随便剔牙、掏耳、挖鼻、搔痒、抠脚等不良习惯动作。
言谈措辞方面。要求做到态度诚恳、亲切,使用文明敬语,简洁得体,既不能沉默寡言,也不能啰嗦重复。要仔细倾听对方讲话,交谈时不要东张西望、翻看其他东西。交谈的人很多的时候,不可只跟一人谈话而冷落其他的人。
(三)让孩子学会公共场所的礼仪
父母在带孩子到公共场所的时候,要注意从走路、问路、乘车、购物等方面教会孩子在这些地方应该表现的行为举止.
走路。要遵守交通规则;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如要交谈,应靠边儿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礼让行人,主动给长辈、残疾人让路。
问路。加上适当的称呼,如“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后再问路;用礼貌用语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即使对方不知道,听完回答之后,也一定要说“谢谢您”;如果被陌生人问路,则应认真、仔细回答,自己不清楚,应说“很抱歉,请您再问问别人”。
购物。不可以“上帝”自居,要尊重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不要用“喂”、“嘿”等字眼,付款之后也应说“谢谢”。
娱乐场所。在影剧院里,不能大声喧哗;不能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尽量提前到场,迟到了,入座时走姿要低,速度要快;观看演出时,要尊重演员,适时礼貌鼓掌。
乘车。乘坐公共汽车、火车的时候,人多拥挤,要照顾老幼病残,学会让座;被人挤撞,要理解、宽容他人,不要恶言恶语。
(四)教会孩子待客与做客礼仪
家中来客人,要事先有所准备,父母可以试着要孩子学会以主人身份招待客人。
迎客。迎接客人进屋的时候,主动帮助客人放衣物,请客人在合适的位置落座;主动送上客人想喝的饮料;递接物品要用双手。
交谈。要让孩子主动、大方地与客人交谈,不要拘谨,让客人感到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送客。客人要走时应礼貌挽留,说“您再坐一会儿”、“再喝杯茶吧”等;要送客人一段距离,说“再见”、“有空常来”。
做客。做客的时候要让孩子保持整洁,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不能粗声粗气,要谈吐文雅;不经主人允许,不可随意动用主人家里的东西;告别时,要说感谢的话,如“今天饭菜真好吃”、“玩得很愉快!”
二、学会沟通
一所乡村小学好不容易才邀请来一位省特级教师讲一节公开课,出人意料竟是一位十分年轻美丽的女性。特级教师说,上课时她将随便走进一间教室。谁也没有想到她进了一个全校最闻名的后进班。这间教室的讲台上散落着乱七八糟的粉笔,桌面上铺着一层白乎乎的粉笔灰。特级教师用目光巡视一周后,迅速而熟练地收拾好桌上散乱的粉笔, ……此处隐藏6050个字……快乐的事情。这样的人在生活当中、在自己的事业上往往都会左右逢源,即使遇到巨大的困难也会快速而轻松地得到化解。所以,父母们一定很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让人喜欢的人吧?这样孩子不光能够成功,还会幸福快乐!可是怎么做到呢?不要着急,我们可以借鉴上述故事中主人公的经验来培养孩子这方面的技能。究竟这位作家是如何赢得这种幸福的?说来也很简单,主要就是以下几个方面,要是能够举一反三的话,您的孩子一定做得更好。
(一)别人为什么要喜欢你?
我们每一个人都期望自己得到别人的喜欢,可是,别人为什么要喜欢自己呢?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有非要喜欢你的义务,不管是工作还是社交的理由,人家有什么特别理由会选中你而不是别人呢?除非自己具有别人所要的特质,否则,人家没有必要特别注意到你。所以应该让孩子知道,要想赢得别人的友谊以及感情,首先要自己给别人制造一些喜欢自己的理由。
要用心去改善自己的态度。在人际交往当中,不要总是担心别人是否喜欢自己,而是要用心去改善自己的态度,并增进能让别人喜欢自己的品质。其实,细细想来,生活中不是别人有没有爱自己,而是自己是否值得人家去爱戴。
待人诚恳、热爱他人。告诉孩子,与人交往的时候,不要在意对方是什么人或做什么事、地位怎么样、会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利益之类的问题。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可敬可爱之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表现出意义重大来,所以每一个人都值得为之付出关爱。
不要怕失败。就像人们玩高尔夫球的时候眼光通常都集中在球上一样,与人沟通的时候通常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所要传达的信息上面。这样过于在意成效如何,就容易产生紧张、害怕、表达不良等副作用,结果反而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所以,让孩子尽管大胆地去做,不要怕失败。
不怕陌生人。正像约瑟夫·格鲁大使所说的:“外交的秘诀仅在5个字:我要喜欢你。”每次遇见一定要认识的陌生人的时候,学会很快就能像老朋友一样与对方交谈,不要光谈自己的事,还要尽量谈谈对方的事。了解对方的家庭、兴趣等基本情况,由此向对方表示自己的兴趣和关心,借以建立起友谊。
弄清楚先后顺序。孩子们可能时常抱有一颗想要得到友谊但却又寂寞的心灵,这是“想要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心理表现。这时要告诉他,是他把次序弄错了——因为他总是希望别人先来喜欢自己,却不曾想到要如何才能让人喜欢——尝试颠倒一下顺序,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二)积极主动地让别人欢迎你
正如威廉·奥斯勒爵士曾经说过的:“不用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要清清楚楚地为现在努力即可。”是的,赢得别人欢迎的最好方法,是不要去担心结果如何,或在意别人是否喜欢自己。只要开始采取行动,努力去实践那些必须完成的事项即可。
关照其他人。父母应该让孩子从关照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开始,推而广之,关照周围的所有人。因为只有懂得关照他人的人,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关照,才能受到大家的欢迎和爱戴,给他人内心一种温暖的感觉。
注重施予。告诉孩子,得到友谊的最佳方法,必须是注重施予,而不是获得。靠一时的吸引或哄骗是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和受到大家的欢迎的。所谓赢取友谊的能力,并不是指勾肩搭背、与人攀谈、动作滑稽或讲些逗趣的笑话等。而应该指的是一种心境、一种处世的态度或是一种愿意把自己的爱、兴趣、注意力及服务精神献给他人的愿望。
一颗善良的心。善良是人性光辉中最美丽、最暖人的那一分子。父母要从小就给孩子内心植入善良的种子,让他学会同情、帮助弱者和不幸的人,才能长成一颗枝叶茂盛令人喜欢的参天大树。
让孩子懂得回报。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的人才是高尚的,才能赢得人们的尊敬。让孩子从小就怀有一种感恩的心态生活,学会及时表达自己心中对他人的感激、感谢之情,不要觉得不好意思而闷在心里。与他人为帮助自己而付出的代价相比来说,一句感谢的话实在是算不了什么,但是却能真正赢得朋友的心。
成为一个乐观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受大家欢迎的人一般都是乐观、充满活力的。他们出现的地方总能给别人带来欢声笑语,自然就得到大家的喜欢。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给他积极的暗示,让他成为一个开朗乐观豁达的人!
决定孩子命运的技能2一、良好的家庭教育
很多家长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学校和老师身上,这是个误区,事实上,家庭应该是教育的主战场。一个学校有成百上千学生,一个班级也有好几十人,老师不可能对每个孩子都付出过多的关爱,更不可能对每个孩子都了如指掌,因此不可能恰如其分地因材施教。再者,多数学校关注的是学习成绩和升学率,孩子的品格培养和做人教育往往比较薄弱。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永远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早期影响更是无人替代、无人超越的,父母的言行举止及思维方式,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无数事实证明,优秀孩子出自优秀家长之手,问题孩子的背后必然站着不合格的家长。
二、良好的沟通技巧
懂得社交礼仪的孩子,能够拥有好人缘;孩子善于谈吐,最能弓l起别人的兴趣和注意;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则错误已经改了一半;合作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懂得倾听的孩子具有人格魅力。
三、拥有乐观的性格
接受现实是走向乐观的第一步,培养乐观的性格,让孩子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焦虑上,就不能发挥其固有的能力;幽默感看似“小伎俩”,实则“大本事。”
四、财商
孩子越早接触和学会使用零花钱,长大后就越容易赚到钱;正确处理孩子的压岁钱;养成储蓄的习惯,让孩子终生受益;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纠正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
五、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会孩子一些安全常识,冷静应对伤害;依靠父母的孩子,总免不了挨摔;孩子缺乏处世能力,随时都会有被生活吞噬的危险;过分地保护,就等于“伤害”;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从容面对诱惑。
六、正确认识自我能力
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长期处在害羞之中,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学会欣赏别人,才会欣赏自己;让孩子每天发现一个自己的优点;懂得“舍”才会有所“得”。
七、懂得感恩
心胸狭窄只会让孩子一生痛苦;拥有爱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动力;恶作剧会“惹祸”,及时引导孩子改正;及时消除孩子的残忍行为;懂得感恩,才会成长。
八、拥有直面挫败的勇气
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于正视失败;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视;对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难融入社会;用自信取代自卑;总是责备孩子的失败,孩子将会变得“无能”;对孩子进行夸奖,但不要过度。
九、敢于梦想能力
有梦想才有创造;不要训斥孩子的“梦话”;孩子有梦想时,催促他向梦想迈进一步;拒绝孩子问的“为什么”,就等于剪断了他思维的翅膀;善待孩子的兴趣;善于创造的孩子,往往具有一个奔驰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