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随笔

时间:2025-11-25 11:44:37
幼儿教育随笔精选15篇

幼儿教育随笔精选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随笔吧?随笔通常作者通过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的一种文体。想要更多的了解随笔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教育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教育随笔1

今天,我刚出幼儿园的大门,就隐隐听到“快藏起来”的说话声,再一瞧,是一位幼儿家长,看见我,她红着脸用开玩笑的口气强笑着对我说:“这孩子拿了幼儿园的玩具,我说叫老师看见会批评你的。”这位家长那样尴尬,她笑的又那样不自然,马上明白了“快藏起来”的含义。

后来,孩子来园时把玩具又交给了我,我也夸奖了他,对仅三岁的孩子,我没有半点责怪的意思,可我怎么也摆脱不了对他的家长极不称职行为的责怪,家长这样做,是在纵容孩子私拿幼儿园的东西,占小便宜,也有意无意的把老师摆在了孩子的对立面上,对孩子的影响太不好了,孩子私拿幼儿园的玩具,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错,家长完全没有必要替孩子藏着、掖着,应该教育孩子不乱拿公家的东西,教孩子把玩具送回来,见了老师,有什么说什么,把孩子的真实情况告诉老师,使双方都心中有底,共同教育好孩子,老师和家长一样爱孩子,“快藏起来”说这话的家长是否太拿老师当外人了?

幼儿教育随笔2

今天午休起床,小朋友赶紧叠被子,穿鞋子,忙得不亦乐乎。我把被子一床一床的摆整齐。还有几个孩子刚刚起来,见其他孩子都起来了,急的乱了手脚,把被子扔在了旁边就往外跑。我把其它的被子摆整齐了,准备把那几床被子拿过来,却发现它们已经放在了我的旁边。我忙问:“小朋友,是谁把被子拿过来的”?“是我,老师”。

原来是班中最调皮的孙子轩小朋友,我轻轻的点了点头,给了他一个微笑。过了一会儿,我见孙子轩还在休息室门口坐着,我认为他有事情,问:“孙子轩,你怎么了”?他说:“老师,刚才你还没说:谢谢呢”!我愣住了,是呀,我怎么忘了,连忙说:“谢谢你。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孩子,老师要向你学习”。他才高兴的跑了。我们做了好事想得到别人的感谢,其实孩子也想得到别人的感谢,因此我们对孩子不要吝啬说“谢谢”!

幼儿教育随笔3

常金涛小朋友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小男孩,可是有一个令人头疼的“毛病”:爱插嘴。有时,我刚说个开头,他接过去就叽里呱啦地讲个不休,惹得其他小朋友也跟着叫,在课堂上,又是根本听不清我的话。

今日,我刚说:“小朋友喝水”。他便叫:“一组去,二组别去。”可是全班小朋友并不听他的话,一齐涌向了杯子厨,见此情景,我灵机一动,先让小朋友们回座位上去,然后宣布:此刻请金涛小朋友来当小教师。孩子们见状,都觉得好玩,嘻嘻哈哈炒成了一团,金涛大声喊:“一组去喝水。”丝毫没有用处,我趁此机会对他说:“你一个人的声音怎样能比他们那么多人的声音大呢?教师上课的时候你总是讲话,别人还能听得见吗?他红着脸摇了摇头。经过这件事后,他的“毛病”好了许多。

针对各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比干巴巴的说教要有效得多。

幼儿教育随笔4

人们都说“沉默是金”,而且许多人都把这句话作为座右铭,但用到孩子身上我却觉得沉默不是金。

就拿我班的鑫坤来说吧,每次上课他都认真听,可就是一提问他,或者让他起来背儿歌,他就一声不吭。要是再坚持,他就红眼圈,然后“掉豆豆”。所以,平时真是不敢提问他。据家长说,他回家也从来不说在幼儿园学了什么东西。就他的表现来看,他不属于接受能力差的孩子,平时也很主动的参加集体活动,挺活泼的一个孩子,为什么就是不回答问题呢?

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点。第一,他可能是害怕,怕回答错了,老师批评他。第二,是由于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的特殊心理特点,此时,人生第一反抗期已经出现,逆反心里占主要作用。老师越让他说,他越不说,或者用哭以示反抗。老师拿他没办法,只好算了。于是,他从心理上得到了强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沉默的习惯。

孩子在回答问题上沉默算不了什么,但也许会迁移到人及交往等方面,如果这样,问题就严重了。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们首先要注意到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更要注意观察分析每个孩子的自身特点,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沉默的孩子,既要采取开导劝说的方法,又要经常提问并鼓励他。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摆脱沉默。不信你看,现李鑫坤比以前活泼多了,上课也大胆回答问题了。

幼儿教育随笔5

这几天,我感冒了,头疼、喉咙疼,但还得坚持上班。

孩子们听到我沙哑的声音,比平时安静了许多,活动时,几个小朋友围在我身边问:“老师,你感冒了吗?“老师,你头疼吗?”还有几位小朋友向我介绍经验:“老师,你多喝水,喉咙就不哑了。”

“老师,你喝大青叶吧,妈妈感冒时,就喝大青叶,可管用啦!”

“老师,你买个罐头吃吧,打火。”

连几个调皮的小家伙也赶来向我“献计献策”。

看者孩子们关切的眼神,听着他们纯真的童言,我陶醉了,病痛已与我无缘。

我爱这群孩子,孩子们也把他们纯洁的爱奉献给了我。

幼儿教育随笔6

冬天温暖的早晨,来得早的小朋友已经把桌子摆好了,大家围坐在餐桌边谈论着高兴的事儿。

早餐过后,我照例去看看孩子们的表情卡,发现“胜男”小朋友的表情卡是蓝色的,(我们班的小朋友,每天都以自己的心情状态为标准来放置心情卡,红色一面是笑脸,蓝色一面是难过的表情)我正要去问她,就看到她边哭着边向我走来。我赶忙问她怎么了?“我忘了穿裙子了”连欣擦着眼泪说。胜男小朋友是个很爱干净,很爱美的小姑娘,皮肤白白的,眼睛会说话,平时的穿着很时尚呢!我一边安慰她,一边想辙,上哪里去找合适的裙子呢?哎,有了!我注意已定。于是我先安顿好“胜男”,开始在班里找材料,凡是能激发我灵感的都找了出来。

我先请大家说一说,谁发现今天我们班有一位小朋友不高兴了?有几位小朋友异口同声地说:“是胜男!”“她为什么不高兴了呢?”我问,坤坤说:“她今天忘了穿裙子了。”“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啊?”我又问,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说:“我们帮助她;我们给她买一条裙子送给他;我们哄哄她……。”

这时候,我赶快出示了我找到的那些宝贝:一块粉色绒布,几条线绳,报纸,剪刀,胶水,彩条菊花,油画棒,水彩笔,图画纸,透明胶带,红色方便袋,布质的小树叶等,启发小朋友利用这些来帮助连欣,很快大家的办法就出来了,我们把大家分成了四个小组:报纸组、绘画组、方便袋组、绒布组。大家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特长重新调整了座位开始创作。我穿梭在他们之间,不时地给他们提上一两条建议,或者简单示范一下,大家都很投入,20多分钟以后,孩子们的作品一一完成了:绘画组的小朋友,给胜男送上了自己为她设计的美丽的裙装;报纸组的小朋友,用旧报纸制作了一条A型的贴花短裙;方便袋组的小朋友,用剪刀和胶带重新连接了袋子,做成了一条长筒裙,并在裙子上装饰了彩条菊 ……此处隐藏2314个字……这次考100分,我就给你100块零花钱。

挖苦——洗碗,你就打碗,真行,以后还要做大事,做梦去吧!

这些词语是那些热心的家长经常用的话。这样不但不能把孩子教好,只会把事情弄僵,更会把孩子的不良行为放大,致于不可救药。

2.过分严厉,使孩子不敢负责,怕失败,怕惩罚

当我们过分严厉,并且出了错误后对孩子进行各种惩罚。

“你必须把车开出去,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这次理必须考90分以上,否则就别再进这个家!”

“你要是考不上大学,妈妈就不活了!”

最后,当我们过分严厉,孩子不敢负责任了,因为他感觉负不起责任。

幼儿教育随笔11

这是我毕业以来第一次带小班的小朋友,这对我这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来说有点困难。毕竟刚刚从学校走出来,对于实践这方面还不是很好,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稚嫩而又可爱的笑脸,心中有喜也有忧。喜的是迎来了这30个可爱的孩子,忧的是我该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由于我们班多半孩子已经上过小班,所以他们的适应能力还比较好一些,但还有一小部分孩子刚刚上幼儿园,幼儿园对他们来说有好奇又陌生,刚刚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对于一个三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很难适应,所以这就要我们更加细心地帮助孩子尽快适应这个新的环境。

我们班有个孩子,从刚刚来幼儿园的那天起就哭,尤其是中午睡觉的时候,他不仅不睡,而且哭得是其他孩子也不能入睡,从他妈妈那里了解到,他睡觉前喜欢听故事,于是我试了试,没想到这个方法还很管用。第二天他妈妈来说,孩子回家说,老师像妈妈一样给他讲故事,还要带自己的故事书来幼儿园。

原来,帮孩子适应幼儿园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难,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孩子的特点。多给孩子关爱,让他们感觉的在幼儿园也有“妈妈”的疼爱。

幼儿教育随笔12

一天上午,孩子们入厕回来在洗手,洗完手的幼儿正用自己的小毛巾擦着,一条毛巾掉到了地上,他们都装作没看见,有的绕过这条毛巾去拿自己的用,还有的用脚踩着人家的毛巾过去,我看在眼里,气在心里,我赶紧捡起了毛巾拿在手中,询问这几个装作看不见的幼儿:“你们为什么不把毛巾捡起来?”他们个个理直气壮地说:“毛巾又不是我的,毛巾又不是我弄下来的.,干吗我捡。”这时我才联想到班里发生的一幕幕,玩具玩完了没人放回原处,图书掉在地上没人拾,椅子倒了也没人扶每次活动小结,我都反反复复提醒幼儿干这干那,但他们的理由都很充分,这不是我玩的玩具,这不是我弄到的小椅子。

我想,现在的幼儿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大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只知道让别人来帮助自己,却不懂得主动去帮助别人,自私、互助意识淡薄。根据孩子们的这一表现,我自编了一个幼儿易懂的动物小故事,讲给他们听。听后,又让幼儿一起讨论。讨论时,我发现那几个孩子有点难为情并低下了头。自此以后,我不断编类似的故事给他们听,让他们学着讲,还别说,我们的幼儿在活动后基本上都能把图书、玩具收拾好,有几个不爱动的孩子,在他们的带动下,也能尝试着跟他们学习了。

看来反反复复的提醒、督促收到的效果是甚微的,只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的需求,采用幼儿易懂、易接受的教育方式进行引导,才能收到有效的效果。

幼儿教育随笔13

时间飞逝,转眼间一年过去了。

幼师师范毕业后,已经踏入了工作岗位,这是一个从学习岗位到真正的实践岗位,也就是说到了真正的幼儿工作第一线了。往日在校那种对社会想入非非的环境,那种作为幼儿灵魂工程师的神圣天职,那种身穿工作服的真正理想,现在已经摆在我的面前了!

第一关,我学会拖地。在家时,我除了放暑假或寒假时帮助父母扫扫地或拖拖地板,一般平时我是不参与搞卫生的。走向工作岗位了,第一关就是按幼儿园的要求,去搞卫生了,要托得细致、要拖得干净、要拖的全面,地上绝对不准有水,以免孩子们滑倒;不准有死角,保持卫生整洁。拖地也是一个学问,不过这一关是搞不好卫生的。如今,我学会了。

第二关,我学会哄孩子。小时候,我是奶奶带大的,更是奶奶用辛勤的汗水把我带大的。如今,我要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去带好我的学生。这话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并非容易啊!我刚刚到班里的时候,由于不会带孩子加上方法不当,不会哄孩子。孩子们一哭我就慌了手脚,手忙脚乱,无所适从,忙得满头大汗。后来,我自己不断探索,向老师们学习,不断在实践中和孩子交朋友,了解他们的习性特点爱好,学会安慰孩子,不能来硬的,也要和孩子交朋友,要有十分的爱心和耐心,特别是爱孩子,懂得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爱,我们作教师的应该更爱!这一点最关键,只有这样孩子才能逐渐听你的话了,才不愧是一个幼儿教师。

第三关,我学会处事。以前,在学校期间对于什么是工作责任心,我似懂非懂,认为就是好好工作呗。其实不然,搞好工作是对的,但是,必须知道在哪些方面工作,如何去工作?走向工作岗位后为了工作有条理,我注意向老教师学习,我把重要的事情用笔记本记下来,以免事后忘记,并照着去办,这就是加强了责任心的重要一环了。此外,还要勤问、勤学、勤干。不断摸索,争取做一个称职的幼儿教师。但是,我有时处理事情还不够冷静,这就要今后不断加强。

实践使我懂得了,做一名幼儿教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道路漫长,大有学头,也要从实践学起,从点滴学起。

幼儿教育随笔14

人是万物之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唯有用关爱编织才能够天长地久。如果你留意,你会发现每时每刻你都活在周围人的关爱当中。不信,你且看(这一幕发生在我的班里):

慧慧一边走一边哭,霞霞在轻轻扶着她,走在旁边的泉霖轻蔑的说:“哎呀,那么娇气呀!”霞霞气呼呼的说:“她病了,你怎么能那么说呢?我们应该关心她啊,老师说过,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的。”听到孩子们的对话,我很高兴,马上跑过去,询问慧慧哭的原因,原来是慧慧来到幼儿园后,突然觉得肚子疼,就哭了起来。我马上送她到卫生室,医生说她喘岔气了,一会儿就好了。

回来后,孩子们马上围了过来急切的问:“老师,慧慧怎么了?慧慧怎么了?她怎么会哭呢?她哪里不舒服啊?”看着孩子们着急的样子,我急忙说:“好孩子们,慧慧没事了,医生说她喘岔气了,一会就没事了。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很好,特别是霞霞,知道关心小朋友了,你们长大了,老师很高兴,你们是老师的骄傲。”

这件事让我明白,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更要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要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让孩子感受到彼此之间的关心与爱护;让孩子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让孩子的世界充满正能量。

幼儿教育随笔15

该到户外游戏了,我请幼儿把小椅子送回家,孩子们纷纷搬起小椅子放到了前边(不管整齐不整齐)就出去排队了,这时听到了一个声音:“把小椅子放整齐。”顺着声音看去,是明修,看到凌乱的场面,明修一面摆放椅子一面说。最后他把椅子摆放整齐后才去排队。

明修是个非常调皮的孩子,可他今天的举动却让我对他刮目相看,在他调皮的背后,有着一颗有强烈集体观念的心,多么可爱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教师善于发现,给予鼓励,我想成功是属于每一个孩子的!

《幼儿教育随笔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